贵州

详情

2026年贵州黔西南兴仁市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公告(36人)
兴仁市人民政府 2025-10-25 09:14:25

关键词: 招教考试

报名时间:日起至2025年11月21日


点击下方对应附件下载:

附件1-1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专项招聘岗位一览表.docx

附件1-2兴仁市2026年“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岗位一览表.docx

附件1-3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专项招聘报名表.docx

附件1-4兴仁市2026年“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报名表.doc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8〕75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的通知》(教师〔2021〕4号)《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贵州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农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黔教发〔2023〕34号)《省教育厅办公室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经研究,兴仁市专项招聘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10名、“优师计划”毕业生26名。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计划

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专项招聘计划数为10人,“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计划数为26名,具体岗位招聘计划详见《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专项招聘岗位一览表》(附件1)《兴仁市2026年“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岗位一览表》(附件2)。

二、招聘原则及程序

招聘工作严格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面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行公开报考条件、公开招聘程序、公开招聘结果“三公开”制度。招聘工作按照发布招聘公告、报名(资格初审)、现场资格复审、面试、体检、入职审查及考察、协议签订、公示和聘用等程序进行。

三、招聘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身体条件、心理条件、资格条件,符合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无刑事犯罪等违法记录和其他不得聘用的情形。

(二)贵州省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需符合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岗位要求。

>>贵州教师招聘官方【备考顾问】<<

微信识别二维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0元领取【成师大礼包1份】

贵州教师招聘

公告解读/历年考情/备考指导/海量资料/精品课程

四、招聘方法及时间安排

(一)报名

本次专项招聘采取网上或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收取报名费。

1.网上报名。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须在2025年11月21日前将报名资料发送至459908827@qq.com邮箱。

2.现场报名。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和“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双选会现场(具体地点:待定,以省教育厅公布的为准)。

3.报名所需资料:2026年公费师范生或“优师计划”协议书、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专项招聘报名表(附件3)或兴仁市2026年“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报名表(附件4)、身份证、1寸蓝底免冠照。

4.注意事项:

(1)报考人员如实填报报名信息(含本人基本信息和报考岗位信息等),对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报名与面试使用的居民身份证必须一致。

(2)报考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进行报名。

(3)报考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

(二)现场资格复审

资格审查贯穿整个招聘工作全过程,凡是弄虚作假或不符合招聘对象及条件的人员,在资格审查、面试、体检、入职审查及考察、签订协议、公示和录用等任何环节中发现并查实,一律取消资格;已被聘用的,解除聘用合同。所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理,同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报名人员持下列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到兴仁市教育局人事股进行现场复审(时间待定)。审查合格后进入面试环节。

1.公费师范生或“优师计划”协议书。

2.有效居民身份证。

3.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报名表。

4.本人近期1寸蓝底免冠照片3张(背面写上报考学校、专业和姓名)。

(三)面试

面试的组织、考务、成绩统计等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1.面试时间:待定,面试地点:待定。

2.面试方式:面试采取现行学科学段教材无生课堂的方式进行,主要考察教师基本素养、学科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采用现场打分的方式进行。

3.面试要求:面试总分100分,面试得分按四舍五入保留3位小数,低于60分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面试准备时间30分钟,面试时间15分钟。

(四)体检

1.体检时间:待定。

2.体检地点:由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定体检医院。

3.体检要求:体检根据岗位招聘计划数按总成绩名次由高到低等额确定体检对象。取得面试有效成绩的考生根据总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名,若同一岗位进入体检末位人员面试成绩相同时,则重新组织面试,以新面试成绩排名高的进入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等规定执行。体检过程中,如主检医生认为需要增加项目进一步检查才能做出诊断的,由兴仁市2026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应聘人员进行检查。体检费用由报考人员承担。体检结束后,体检人员对本人体检结果有疑问的,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3日内,书面提出复检申请,经体检实施单位同意后统一组织复检。在规定时间内未提出复检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复检。复检只能进行一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对放弃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空缺岗位不予递补。

(五)入职审查及考察

体检结束后,市教育局根据《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教育部令第50号)、贵州省人民检察院等十二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建立违法犯罪人员从业限制制度的意见》的通知(黔检会〔2019〕9号)和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务员录用、调任人选社会信用记录查询工作的通知》等要求进行线下入职审查。同时按照《贵州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考察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考察应聘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工作或学习表现等情况,以及应聘资格条件的真实性。通过“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准入查询平台”对拟聘人员进行准入查询。入职审查及考察不合格或放弃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空缺岗位不予递补。

(六)协议签订

入职审查及考察合格人员确定为签约对象,由用人单位与进入签约环节人员签订《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意向性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如有人员放弃签约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空缺岗位不予递补。

(七)公示和聘用

经报名(资格初审)、现场资格复审、面试、体检、入职审查及考察合格、签订意向协议的考生确定为拟聘用人员,在兴仁市人民政府网站(网址:http://www.gzxr.gov.cn)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结束无问题或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贵州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操作办法(试行)》的规定和程序,报人社部门审核备案。对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取消聘用资格,空缺岗位不予递补。相关手续完成以后招聘单位要及时通知聘用人员在规定时间到用人单位报到并完善聘用合同。未按时报到的,取消其聘用资格,空缺岗位不予递补。

五、其它事项

(一)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在兴仁市任教最低服务期6年。

(二)聘用人员必须在办理聘用备案手续前提供相应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档案等证件材料。

(三)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教师实行合同制管理,由学校与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教师签订聘用合同,合同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的相关资讯在兴仁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zxr.gov.cn)上发布,报考人员应随时关注网上相关信息,同时须保持通信畅通。因报考人员未自行关注、阅读相关信息而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

(五)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不委托任何单位举办任何形式的培训班,也不组织编写、出版任何考试用书。

(六)咨询电话

兴仁市教育局人事股:0859-6212375。

咨询时间:上午08:30-11:30,下午14:30-17:30(周末及节假日除外)

(七)监督投诉

兴仁市纪委市监委负责对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工作监督,并受理招聘过程中违规违纪情形的投诉和举报。

监督电话:0859-6212795。

(八)本方案由兴仁市2026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若本方案与上级规定相冲突,以上级规定为准。未尽事宜由兴仁市2026年公费师范毕业生、“优师计划”毕业生专项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兴仁市教育局

2025年10月24日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安识别添加
获取1对 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